推广 热搜: 纺织  坯布  魏桥纺织  纺织企业  坯布网  中国棉花补贴政策  20*20  进口棉花配额  棉花配额  服装 

纺织订单为什么西移

   日期:2012-04-19     浏览:633    评论:0    
核心提示:纺织订单为什么西移? 继2008年将订单向东南亚转移后,如今,部分欧洲时装品牌又开始西撤,在本土周边发掘合适的制造商。严峻的
 纺织订单为什么西移? 继2008年将订单向东南亚转移后,如今,部分欧洲时装品牌又开始“西撤”,在本土周边发掘合适的制造商。严峻的行业形势,让不少中国企业意识到,原来的老路已经行不通,转型升级是企业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求得生存的必然选择。

  天气回暖,中国纺织出口行业却寒意未消。继2008年订单向东南亚转移后,如今,部分欧洲时装品牌又开始“西撤”,在本土周边发掘合适的制造商,其周边不少国家和地区正成为新的时装制造中心,这无疑给国内的服装订单企业又泼了一瓢冷水。

  针对欧洲品牌服装生产线西移的现象,商务部研究院国际市场部主任赵玉敏指出,“随着中国劳动力成本不断增加,与东南亚等国竞争已没有优势,现在与欧美国家差距也越来越小,再加上中国产业链不断向上游移动,订单向世界各国转移已是一个必然的趋势。”

  中国纺织品进出口商会秘书长张锡安也认为,订单西移是当前国内国际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中国企业要想实现特色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单纯靠廉价取胜已不再可行,必须依靠产业转型升级。

  欧洲订单回流

  “这两年订单量一直在下滑,去年降了两成,今年更不乐观,大约降了六成左右。”作为一家80%的订单业务来自欧洲的服装企业,谈及今年的订单量,上海顺康服饰的业务负责人林先生不停地叹气。他表示,这两年中国中小服装企业的日子越来越难熬,可以用“很受伤”来形容。

  与顺康服饰相比,福建石狮一家企业处境更为惨淡。两年前还在做服装加工业,如今电话打过去得知负责人已改做电子行业。该企业的原负责人说:“当初也是没有办法,利润太薄了,2006年做一套欧洲户外服装可以赚两三百元人民币,到2009年最惨的时候仅剩下几毛钱,有时候为了争取客户,有些订单都不赚钱,即便这样,跟客户还是谈不拢价格,最后只能不做了。”

  “在中国制造的性价比,已不再让我们感到满意。”法国时装品牌让·夏尔近期将海外生产业务移至匈牙利,其生产负责人洛佩兹(CelineLopes)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这样表示。

  对此,记者走访了位于北京东直门的H&M、ZARA等欧洲国际品牌专卖店,发现服装的产地五花八门,除了越南、柬埔寨、印度尼西亚外,西班牙、土耳其、摩洛哥、保加利亚等欧洲产地也赫然在列,曾经“MadeinChina(中国制造)”一国独大的景象已不复存在。“国外产地的产品大约占到90%。”ZARA卖场里一位工作人员介绍说。

  作为以劳动密集型著称的纺织行业,低廉的劳动力成本一度是中国服装生产企业与别国竞争的“王牌”,这张“王牌”从2005年就开始地位不稳,到2008年东南亚制造业崛起后更显得微不足道,如今看来,廉价制造似乎正在离中国越来越远。

  据相关统计显示,过去五年间,中国全国薪资指数平均每年以15%的速度增长。据法兰西时尚学院Institutfrancaisdelamode(IFM)估算,2011年中国沿海地区月薪水准已从2005年的240欧元飙升到400欧元。

  据福建一家服装加工企业介绍,一个普通的服装机工现在保底工资已达到1800元,去年是1500元,2010年仅1200元,这两年工人的工资涨幅基本都在25%左右。

  “现在再和国外进行价格竞争,我们确实没有优势了。”被誉为“全球最大的OEM工厂”的晨风集团董事长尹国新说,“在劳动力成本方面,我们比不过东南亚,越南的劳动力成本大约只有中国的一半;在运输成本方面,我们比不过欧洲本土国家,像土耳其到西班牙只需3天路程,而我们走海运的话至少得45天。”

  尹国新还向本报记者坦言,公司90%的客户来自美国和日本,欧洲连10%都不到,所以对自己的企业影响不算大,今年一、二月订单还稳中有增,但是日益增长的劳动力成本跟原材料成本还是让企业感觉压力很大。

  “成本上升是订单转移的一个影响因素,但不是唯一因素,欧美国家近两年经济不景气,失业率持续居高不下,欧盟国家迫切需要制造业回流以解决国内就业问题,也是重要的原因。”张锡安进一步分析称。

  一些业内人士指出,欧洲订单转移还有其自身市场的需求。由于时装潮流具有瞬息万变的特点,一些欧洲时装品牌“西撤”,主要还是为了应对本地市场时装行业越来越快的变化。

  意大利内衣品牌LaPerla的设计师比安奇(GiovanniBianchi)在接受路透社采访时表示:“在土耳其和突尼斯生产服装的成本当然高于中国制造,但把(中国)加薪幅度考虑在内,其实成本也没高多少,而且土耳其和突尼斯离意大利要近得多,对我们来说更方便,能更好地把好质量关。”

  低端订单转移成大趋势

  一些业内人士曾表示,中国有熟练的技术工人和良好的产业环境,国外订单转移只是暂时和局部的。在这种思路的影响下,不少企业以为只要能再扛一年,日子就会好过,但实际情况好像并没有期待的那么乐观,而一些以中低端订单业务为主的中小企业的处境尤其令人担忧。

  据相关数据显示,去年我国纺织品服装出口数量下滑严重,同比仅增长0.5%。今年2月,尽管基数较低,纺织品服装出口仍未能恢复名义增长,下降趋势明显。当月出口同比、环比全部下降,纺织品服装出口额97.1亿美元,同比下降7%,环比下降54.9%。

  对于企业的处境,张锡安也很同情,但他同时表示,尽管订单数量有所下降,但中国的出口份额目前依然占到欧洲市场的40%以上,这说明中国纺织业的整体竞争力并没有下降,而当前出现的订单转移只是在中国成本优势相对减弱、企业放弃低端逐渐从中端向高端迈进的过程中,世界市场的一次重新分工,这是一个必然的过程。

  赵玉敏也认为,近两年我国加工贸易增速下降,有一部分也是国家有意调整的结果。就目前中国企业的技术水平及成本来看,再做中低端订单已不再适合,产业整体向高端迈进才是未来的发展方向。欧洲订单偏小,要求又高,这对于很多中国企业而言并不划算。

  尹国新也表示,从2009年开始,他的企业就放弃了低档服装加工,主攻中高档订单。在一些中小企业叫苦不迭的时候,今年企业的订单额不但没有下降,反而增长了12.99%。

  对此,尹国新总结说:“价格竞争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企业必须转变思路,从品质、品类入手,向高端市场发力,做别人做不了的产品,这才是企业今后的出路所在。”

  除了晨风集团,像上海顺康服饰这样的小企业也开始积极行动起来,出口转内销,从之前只做国外订单生产转向做本土品牌和投入产品的自主研发。“有好款式才有好订单,品相做好才能做贵,才能获得主导权,争取到更大的议价空间。”业务负责人林先生表示,企业做自主研发已经快六年了,尽管现在还没有明显的盈利,但他们相信这只是时间问题。

  转型升级遇难题

  严峻的行业形势,让不少企业意识到,原来的老路已经行不通,转型升级是企业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求得生存的必然选择。但是转型升级需要大量资金,不转型的企业有可能被淘汰,多数企业陷入两难。“转型升级就必须做高端、做品牌,但事实上高端产品的订单并不能满足目前所有中国服装生产企业的需要,这势必导致部分企业吃不饱。没有订单就没有资金,转型更是无从谈起,这是很多中小企业尤其是微企业面临的困境,也是我们国家在产业升级过程中面临的难题。”张锡安表示。

  对此,赵玉敏也指出,在国外对纺织品出口纷纷出台保护政策和优惠扶持政策的情况下,企业转型升级是必须的,国家给予一定的扶持也是很有必要的。比如政府可以减少一些对行业的干预,积极提供贸易的便利化,帮助企业提高生产率,从出口退税、物流、原料等方面尽量消除一些政策障碍,减少企业由于人为原因造成的交易成本上升。

  在经历了两个月的连续下降后,日前发布的我国一季度纺织品服装出口数据显示,3月纺织品服装出口终于迎来反弹,当月出口187.9亿美元,同比增长13.4%,环比增长93.5%。不少业内人士及专家认为,尽管当前外贸形势严峻,但是企业如果能够在开发新产品、开拓新市场、打造自主品牌方面走出自己的路,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仍然可以转危为安,迎来纺织制造业的又一个春天。

 
打赏
 
更多>同类资讯交流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交流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版权隐私  |  使用协议  |  联系方式  |  关于锦辉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Powered By DESTOON